in `load_missing_constant': Circular dependency detected while autoloading constant V1::Base (RuntimeError)
这个说的是这里有循环依赖吧
这没什么好争的吧。。
Python 的 numpy、jupyter 等,也 Rails 一样,都是大名鼎鼎的领域之王。不过 Python 和 Ruby 在语言层面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了。
绝对不是,Ruby 的文档绝对不算烂。
你去看看 Python 的一些文档,更新不及时、引用外链失效等等,那文档根本没法看。
Ruby 的文档其实算是中等偏上的。
牛逼!
https://996.icu 了解一下
你直接写可执行文件的绝对路径,这样应该没有问题
断点还是buybug
方便,这种方法和编辑器无关的。
期待!
感觉楼主还是年轻...
我在 2013 年购买了第一台 MacBook Air(也是迄今为止花自己钱买的唯一一台 MacBook),在那之前使用了 4 年 Linux 做开发机,而在那之前又花了无数时间在 Windows 上玩游戏、学习。
我对 MacBook 的态度,可以参考我在知乎上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77127/answer/140845699
至于我现在用的设备,一台游戏本,一台公司配的开发本(MacBook Pro),一台自己的开发本(Linux on ThinkPad),一台专用于外出携带的便携超极本(Win 10 on ThinkPad)。
根本不用纠结什么好用不好用的,这种问题毫无意义…… 努力赚钱,提高效率,把自己伺候舒服,赚更多的钱,才是硬道理。
嗯嗯,的确是这样。 我觉得中级就已经有能力在框架方面做一些集成和扩展了,不过 Rails 源代码的确难懂。
stackoverflow...
好熟悉的地方...
顺便问下,这个中级和高级,是如何区分的呢?
尝试过防弹咖啡,效果很明显。 但是……我是个喜欢做料理的人,我做出来的美味自己却不吃?这简直天理难容...
erb 不需要刻意学吧…
是我一激动没说清楚。。
我本来是想说,MySQL 里单表存这么多数据,查询效率会非常低;MySQL 一般到千万级就可以做分表了。
分库分表很简单,技术上就是典型的分库分表。
但这只是手段而已。
分库分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尚未冷却的数据的承载量,比如你单表 800w 数据量达到性能瓶颈、同时业务要扩大发展,那么分库分表就可以承载到 4000w 的数据量(数字是我估计的,意在表示量级)。
处理冷热数据,最关键的是从业务上界定冷热边界,也就是在业务里划清界限;业务的思路理清楚后,根据需求,把冷数据从业务系统里迁出来就是了,至于存储细节,冷数据要怎么存、怎么用,也是需求决定的(如果完全没用,是不是可以扔掉,嗯,当然这么爽的办法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所以就意淫一下)。
处理冷热数据分离,难点在于界定冷热边界后的工程。有些代码实现,一开始没考虑那么多,现在就需要考虑了,这些代码分散在工程里,到处都是,你得一条一条拆,也有可能需要在 ORM 框架层面动手脚(比如做个 Proxy 之类的)。
至于 TIBD,我没有使用过,所以无法推荐(或不推荐),不过楼主的确可以一试。而且,上亿级数据放在 MySQL 里,会死。
不为什么
以我有限的开发经验来看,Python 中显然存在用于用户登录的包,但没有 Devise 这么复杂(何况 Python 源码的易读性和可修改性要远大于 Ruby)。
我离开郑州后,郑州的 Ruby 圈发展真是蒸蒸日上啊。
Django 本身的 ORM 也能用么。。。这么烂的东西,用着还不如裸写 SQL 顺手。
补充一点,关于考勤、工作在岗证据,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有时候也非常难搞,平常要多留心。
比如,假设我想主张 1.5 倍的加班费,而所在的公司既“不打卡”,也没有正规的加班记录,这个证据就非常非常难搞;而没有这样的细节证据,加班费就没法算。
巧了。。我刚处理完一起劳动纠纷,还不到一周时间,就在 Ruby China 看到这个帖子。
报警了。。。
`ffmpeg -i 1.mp4 -y -f image2 -t 0.001 -s 352x240 a.jpg`
即可
又招啊~
标题里的“RBR”是不是打错了?
平静的生活,都是童话。
提问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