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直接存在 MySQL 里面的,只不过把详细数据结构化成了 JSON 数据,单拿了一张表来存,目前为止性能还行
占个沙发会不会被删帖啊.... :good:
标题叫「freelancer」更合适,确实这个概念和「remote」区别很大。
Remote 并不是鼓励个人从事自由职业,而是为了让公司节省成本,让团队里的每个个体释放最大效率,所以放在团队里,用「remote」这个概念才合适,remote 是为了让员工工作得更好,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财富,个人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是次要考虑的。
@hntee 直接给我 email 吧:[email protected]
@ikunsam @frank_ren 全职的我们也招哈~
试试 http://teamcola.com 吧,不是开源的,在线用,5 人以下免费。
#48 楼 @infinityBlue 抱歉,忘了说了,Tower 里面所有资源都是「软删除」的,也就是并不是真正从数据表里删除,所以当一个资源被删除的时候,实际上它的 updated_at 时间戳也会被更新,另外,我们也确实在 cache_key 里加上了当前资源的 count,所以实际上之前完整的缓存 key 是 [:todolists, @todolists.max(&:updated_at), @todolists.count]
,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这篇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mycolorway/19724081 ,谢谢你的问题 :)
#37 楼 @loveltyoic 如果是用前端 MVC 框架,那缓存就应该是在模型层去做了,后端只是 RESTFul 的 API,但是这种架构我们从来没做过,所以也不知道性能上有什么不一样,我自己预计是不会差太多的。
#35 楼 @darkbaby123 第一个在 cache 里加 @project
的写法我有分析过,如果每个列表都加,因为 project 会被频繁 touch,所以会导致缓存片失效得非常快,我更新一条任务会导致文档列表缓存的失效,所以不好。
第二个还是安全问题,如果只是取所有成员的昵称回来,也许还可以接受,但是把本来加锁的内容也取回来再由 JS 处理,这就很危险了哈。
#25 楼 @teddy_1004 这个其实也不好,因为不安全,加锁的数据仍然从服务器上取回了,所以实际上访客关掉 JS 就能看到,对 Tower 这种企业应用来说是不行的。
#12 楼 @zj0713001 这个实际上应该用 update_column 方法来更新这些字段,这样就不会自动更新 updated_at 了
对不起,我自己更新一下这条帖子。
Simditor 开源一个月以后,已经有了很多更新,包括一个比较有彩程品位的产品站:http://simditor.tower.im/,完整且完善的文档,两个 Tower 已经使用的插件(emoji 和 markdown),再加上某个热心小童鞋的 video 插件,它的进展速度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这真心是开发者可以选择的一个在线编辑器,所以再做一次推荐。
#3 楼 @Seabornlee 有的~欢迎联系~
http://simditor.tower.im 有问题你可以直接找我
报名~
美领馆旁边,地铁站出来走 5 分钟就到了。
@zealinux 远程的话,可以试试这个:http://teamcola.com 每天让大家把工作内容简单的记录一下,能知道每个人在做啥就行了,不用使用太复杂的工具 : )
@yakczh 长远来看是个趋势,不过在国内连一点苗头都还没有哈
@yedingding 抱歉,原文已经改成你的 blog 地址了,麻烦 @cisolarix 也改一下吧~ 我们从你的重构视频和 terry 的那篇文章里获益匪浅,非常感谢:)
最好是分开吧,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i5ting 付费后你是上帝 :)
单纯做代码托管,gitcafe 绝对胜任,封掉 Github 操蛋的地方在于断掉了国内用户访问一个开放且活跃的开发生态圈的机会,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knwang 谢谢,我们会努力的 :)
@knwang 瓷娃只实现了一半,前端用 pjax+pushState,后端还是 load 的局部页面,后端还没有做针对 live update 的 cache,我们忙完了目前版本的基础功能后就准备做 live update,争取弄得和 bcx 一样嗖嗖快,我们团队后端没有前端强,前端会先写写关于目前 stack 技术的心得,弄出来了会 share 的~
@bugreg Tower 追求的是简单、好用,我们团队的所有项目的 issue tracking 都是在 tower 上完成的,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们的需求,欢迎你去试试,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联系俺 :)
@poshboytl 没问题,提前给俺们发邮件就行~
@huacnlee "@"功能真是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