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结构之 HashMap

early · 2018年06月03日 · 最后由 dengqinghua 回复于 2018年06月04日 · 6492 次阅读

平时在工作中,会使用大量的 Hash,这种美妙的数据结构,在开发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非常值得深入学习。我想通过本文,来梳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在 HashMap 上粗浅的知识积淀。

文章的内容大致会有以下几个部分:

  • 哈希的实现原理
  • 哈希的冲突解决
  • 哈希映射的应用

用哈希实现快速存取

一个爬虫系统在互联网上按照链接(url)爬取数据时,每爬取完一个链接,就将该链接保存在某个地方,标记为已爬去。当遇到下一个链接时,它需要快速的知道这个链接是否已经被爬取过,如果已经被解析过则转而爬下一个。

实现这个爬取标记的方法可以是:将爬取过的链接放到一个数组中,每准备爬一个链接,就到数组中来查找这个链接在不在数组中。不在数组中,说明没有爬取过。成功爬取后,就将这个链接追加到数组中,标记为已爬取。

此方案是可行的,不过,当爬取的数据量非常大时,上万甚至百万在互联网百亿级的链接数量中是非常渺小的。这个时候每次查询链接是否已经被爬取过,都需要遍历整个庞大的数组,时间复杂度为 O(N),性能可想而知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大线性下降。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能提供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来替换数组方案。HashMap 就是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它能在庞大的数据集中实现近似 O(1) 的存取时间复杂度。理想状态下,查询时间消耗不受数据量增加的影响,始终保持在一个常量范围。

本质上,用 HashMap 时,已经爬取过的链接数据也是存放到一个数组中的,只不过,通过 HashMap 存放的链接,可以快速地知道,自己是被放在数组的具体哪个下标(index),通过 index 就可以在数组中一下就将数据取到。A 是这个数组,A[index] 就直接取到数据,而不需要去遍历整个数组。

哈希如何实现

那么,HashMap 是怎么知道,某一个链接是具体存放到数组的哪一个下标中的呢?这里面一定有一个映射关系在,通过这个映射关系,就知道数据是被存放到数组的哪个位置的。

到这里就必须得介绍一个神奇的东西,映射关系的秘密就藏在里面。

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也称做散列函数 ,是一种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将任意长度的内容压缩到一个固定的范围,形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摘要,实现内容体积的压缩。

给一个输入(链接或者其他随意内容),哈希函数会输出一个固定长度的摘要。相同的内容每次都会得到相同的摘要,不同的内容会得到不同且分散的摘要(理想情况下)。也就是说,通过哈希函数,可以得到某个文本和一段摘要之间稳定的映射关系。

哈希函数有很多种,不同的质量也有差异,具体的可以自行深入学习,这是一个知识深水区。

到这里,我们可以基本了解上面说的,链接和数组下标的稳定映射了。可以浅显理解为,每一个不同的 url,通过哈希函数,可以得到一个数字,不同的 url 会得到不同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数组的下标。通过这个下标就可以将数据存放到数组的下标中,并且以 O(1) 的时间复杂度,直接取到数组中的数据,A[index]。

Ruby 中的例子如下:

irb> 'https://www.baidu.com'.hash
783237224
irb> 'https://ruby-china.org'.hash
1037775096
irb> 'https://ruby-china.org'.hash
1037775096

输出值是稳定的。由于哈希函数的差异,每次重启后得到的 hash 值会不一样,但当次执行时输出是稳定的。

就是这样通过哈希函数,可以知道url是存放到数组的哪个下标的。将对应数组下标设置为true,表示已经爬取。

到这里,可以继续丰富一下 HashMap 的介绍了。HashMap 这种数据结构,提供一种 keyvalue 的映射。这里的key就是上面的urlvalue 就是上面的true 。每个 HashMap 会有很多的 key 和 value,他们被称作键值对。通过 key,可以快速地读写对应 value。

上面介绍哈希函数映射数组的时候,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就是哈希函数的输出值是个很大的值,还可能是负数,范围极广。那么我为了存放几个键值对,就需要申请一个超级大的数组来存放数据,而且这个数组一般来讲,由于太大,操作系统是没有办法分配的。所以,这是不科学的,那么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实际的方案就是,刚开始只申请长度为 L 的数组,L 的值一般是 20。在计算url到底存放到数组的哪个下标之前,先用 url 的哈希值 x 对 L 取模。假如 x=2348275235354,那么结果如下:

irb> 2348275235354 % 20
14

那么这个 url 对应的键值对,就存放到数组下标为 14 的位置。每次存取,都需要进行取模操作。这样就避开了上面说的数组超级大的问题,当键值对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的时候,再扩大数组的容量。

然而,问题随之来了,慢慢地会发现又很多 url 的哈希值 x 对 L 取模后都是 14,这样就造成了冲突,没办法直接在数组下标为 14 的位置直接存放数据了。这就引出了 hashMap 的冲突解决。

常见的冲突解决方案

链表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上图表示,value 会被存放在一个链表中,当有 key 冲突的时候,就将键值对追加到链表的头部。当要获取 key 对应的 value 时,需要遍历整个链表。

这种实现相对简单易懂,不过当链表长度过大时,遍历链表会导致性能明显下降。 这里有一个基于链表的实现实例

链表加红黑树

由于遍历链表会带来性能损耗,在这基础上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当链表长度超过某个阈值时,就将链表变成一颗红黑树,通过红黑树来提升查找性能。

这样会导致实现复杂度上升,同时内存消耗也会增加。

开放地址

开放地址 则是另外一种实现方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当发生下标冲突的时候,则转而去查看对应下标的下一个位置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将键值对存入,不然检测下一个下标,不停地往下探测,直到有空的位置。

这种探测的方式被称为线性探测,探测的间隙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异。

这种方案,避免了创建链表,这样可以节约不少内存。同时由于冲突的键值对都是存放在相邻的位置,查找时会得益于计算机预读连续内存数据(链表数据是分散的),从而提升性能。Ruby 2.4 中的 hash 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案。

不过这种方案不适合存放大规模数据,会导致更频繁的重哈希,探测的实现也增加了整体复杂度。 RubyChina 上有这种方案的文章介绍

哈希的扩容

前面介绍过,HashMap 刚开始都是分配一个小数组来存放数据的,如果存放的数据不断增加时怎么办呢?

当数据增加时,它需要扩容,扩容的过程就需要重哈希。重哈希的过程就是:

  1. 重新申请一个更大的数组
  2. 遍历原来的数组,将所有数据,重新映射到新数组中
  3. 废掉原来的数组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特别是当数据量特别大的时候。重哈希例子

Redis 为了减少重哈希过程中带来的延迟,使用了一种精妙的方式。它不一次性完成上面的第 2 步,而是将第 2 步的操作分散到后面的多个操作中去。每来一个对应的 redis 请求,就移动一个数据,直到移动完毕,才将旧数组废弃掉。它的重哈希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并发性

经过上面介绍的 HashMap,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写入数据或者重哈希的时候,它并不是线程安全的。

不过,在 Ruby(MRI) 和 Python 这种语言中,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并发。但是在 Java 中,这个问题就值得思考了。

为了保证线程安全,在多线程环境下,就需要对 HashMap 的操作加上互斥锁,保证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进行写操作,当然这会极大的损耗性能。

当多个线程对不同的且没有冲突的 key,进行写操作时,可能并不会造成并发问题,但这种情况无法识别,进而造成了性能上的白白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Java 中有一个 ConcurrentHashMap,它号称可以实现并发写操作。进一步了解其实现原理,它在内部进行数据分段,每个分段各自独立,段与段之间可以实现并发写,但是同一段的数据,还是需要互斥锁。当然这在另一个层面解决了,上面所说的性能浪费问题。

它需要进行两次哈希,第一次哈希找到对应的段,第二次才找存放数据的位置。

哈希映射

由于哈希函数,能实现一份数据一段摘要的稳定映射,这种特性在计算机领域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就是路由分发。下面列举一下简单的例子。

  • ES 分片,ES 中数据是存放到多个分片的。通过哈希映射就能计算出这片文档应该放到哪个分片,下一次来查找,通过映射规则,就直接到对应的分片上拿数据。

  • Nginx 代理,实现负载均衡时,可以对链接进行哈希,将请求稳定地代理到固定的机器上。

  • Redis 集群,当单台 redis 容量不够时,需要将数据存放到多个机器上时,也可以对 key 进行哈希,从而稳定映射到对应的机器上。

这些例子都是通过 哈希值% 某个固定的数量 来实现稳定的路由分发。在上面的 Redis 例子中,不同的 key 可能会被路由到不同的机器上,从而实现负载分摊。

当 Redis 集群规模需要扩展,需要由原来的 3 台机器扩展到 5 台时,那么问题来了。

上面的某个固定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从原来的 3 变成了 5,假设原来some_redis_key这个 key 的数据被路由存放到机器 1,现在由于机器增加了,它会被路由到其他机器。也就是说,原来这个 key 对应的数据就会找不到了。由于某个固定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来的映射规则发生了变化,新情况下,原来的大量数据就会一下子找不到,因为现在被路由到的机器,并不是之前存数据的机器。

集群中庞大的数据量,不可能会像重哈希那样重新全量分配一次数据,这个不现实。所以这种简单的映射方案,在 Redis 这种集群中是不能用的,需要有一个能适应集群数量变化的映射方案,使得机器数量变化时,原来的映射不会被完全打破。

这就是引出本文中最后一个要点: 一致性哈希

一致性哈希

一致性哈希算法 是一个很牛逼的创造,它保证了在集群情况下,有新的机器加入,或者有机器退出时,原来的映射关系不会被全面地破坏,只会影响局部的数据映射。

环形哈希空间

假设选择的哈希函数的输出值的范围是 0~2^32,不管输入什么值,得到的哈希值都在这个区间中。现在把这个水平横向的区间的首尾相连,也就是把这个区间想象成一个环。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以 redis 的 key 存储来举例说明,所有的 key 的哈希值都会落到这个环上,这种映射关系是通过上面介绍的哈希函数得到的,也就是说这个映射关系是稳定的。

上面我们介绍的 redis 的 key 存储映射方式是 Hash(key)%机器的数量 , 通过得到的值,决定存放到哪台机器。这种映射方式在机器数量变化时,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原来的映射关系,及其不稳定。

回到上面的环形空间,如果能将机器映射到环形空间上,有 N 台机器,就将环形空间分为 N 个,每个弧占原来的区间的一部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上,将环形空间分为了三个弧,也是三个区间。假设各个区间的范围为

  • n1:[0, 2^10],
  • n2:[2^10 + 1, 2^20]
  • n3:[2^20 + 1, 2^32]

n1, n2,n3 的值可以用Hash(机器IP)得到,一般哈希函数会使其哈希值均匀地落到环上,对应的上面的区间值会变化,但还是会将环分为三个区间。

当有 key 存入时,Hash(key)得到的哈希值,落在哪个区间,那么就将这个 key 存放到对应区间的机器上。

当 n3 退出了集群,Hash(key)的值不会变, Hash(n1机器IP)Hash(n2机器IP)当然也不会变,也就是说原来落到 n1 或 n2 机器上的 key 的映射关系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有之前落到 n3 机器上的 key。

n3 退出集群之后,环形空间就被分为了两个:

  • n1: [0, 2^10]
  • n2: [2^10 + 1, 2^32]

结果是:

  • 原来落到 n3 上的 key,会落到 n2 上
  • 原来落到 n2 上的,还是落到 n2 上
  • 原来落到 n1 上的,还是落到 n1 上

可以看到,影响是很有限的,只有部分 key 受到影响,当集群机器数量较多时,受影响的 key 会更少。

当集群中有一个新的机器加入时,环形区间会被分成 4 个弧,也就是原来的一个区间被一分为二,这样也只会影响原来某个弧形中的一部分 key。

核心原理,便是这样,不同的实现会有所差异,有很多资料介绍区间的划分是顺时针转动,我想核心原理是类似的。集群中,为了使 key 尽量分散在环形空间中,还会引入虚拟节点。一个实际节点,会对应一个或多的虚拟节点,用虚拟节点将环形空间分为均匀的多个弧,然后 key 会落到虚拟节点对应的弧上。虚拟节点实际上又是和实际节点对应的,最终还是落到了对应的实际节点上,只不过会更加均匀,中间用虚拟节点转了一层,具体的细节可以查询资料,一看便明白。

结语

终于要收尾了,在心里组织这些知识,只花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当慢慢地将这些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时,耗费的时间增加了无数倍。一方面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拿捏不准,自己在某些点上储备还有限。另一方面,要将某个知识点或者逻辑,用浅显的文字简单清晰地表达出来还是很考验功力,这方面,道路漫长。

最后,希望大神们不吝赐教,指出文中存在错误或不足的地方。

early 哪位大侠能给解释下 Hash 一致性算法 提及了此话题。 06月03日 10:44

受教了,突然让我明白了 golang 中 map 的实现😂

不过,在 Ruby 和 Python 这种语言中,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并发。

这个能具体解释一下吗,谢谢!

zhangkaizhao 回复

Ruby 中有 GIL,也叫全局解释锁。它会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段代码被解释执行。当有多个线程同时对某个 hash 进行写操作的时候,本质上,这些线程是一个个排队先后执行的,所以并不会造成并发竞争问题。

在 Ruby 中some_hash[some_key] = some_value这种哈希操作虽然有多个步骤(取哈希值=>做映射=>再赋值),但整个操作在底层是由 C 语言实现的,而 GIL 会保证这段 C 代码执行的原子性。这里面并没有真正的并发。

上面所说的点,和有关 GIL 的知识,建议详细吃透 https://www.jstorimer.com/blogs/workingwithcode/8085491-nobody-understands-the-gil 这篇文章。

early 回复

你指的是并行吧,和并发不是一个概念啊。

zhangkaizhao 回复

连并发都没有,哪儿扯得到并行那里去。Ruby 中只有多线程 IO 操作时能实现并发,在等待 IO 的时候 GIL 会释放,这些线程可以穿插执行。回到 hash 操作,并不能实现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哈希进行并发操作,因为代码是一条一条执行的。

有多个 Thread 同时执行,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并发的话,也行的,没有问题,它们确实在状态上可以认为是并发。不过这些本质上先后执行的线程并不会造成并发问题

我文中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并发,所以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分歧。我调整了一下说法。

early 回复

嗯,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Python 和 Ruby 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基本上一样。 由于本文的主旨是 HashMap,我想我有点挑刺儿了,不好意思。谢谢你的分享,写得挺好的👍

在 Ruby 中 some_hash[some_key] = some_value 这种哈希操作虽然有多个步骤(取哈希值=>做映射=>再赋值),但整个操作在底层是由 C 语言实现的,而 GIL 会保证这段 C 代码执行的原子性。这里面并没有真正的并发。

楼主您好,请问这块有源码分析吗?您说的 GIL,只是用不到多核而已,并发并不是指用到了多核才是并发。

ruby 的并发同样涉及到上下文切换,所以并发中的竞争问题(race condition)同样存在的。

GIL 不意味着 线程安全

建议可以看下 working with ruby threads 第五章的内容

dengqinghua 回复

目前水平有限,GIL 源码分析还来不起,有兴趣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GIL 不意味着 线程安全

这句话是无比正确的,应该不会有人说 GIL 会保证自己写的 ruby 代码是线程安全的。

但是 GIL 可以保证基于C代码的Ruby原生方法是原子性执行的,检查和释放 GIL 都是在 C 方法的执行前和执行后进行的。

文中讨论线程安全是针对哈希的操作而言的,hash 的赋值等操作,是由 Ruby 的原生方法实现的。

所有的讨论并不针对自己写的 Ruby 代码。

所有讨论基于 MRI,不涉及 Jruby,以及 Rubinius。

zhangkaizhao 回复

谢谢,一起交流才能真正暴露自己的知识盲点,也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由于你的评论,我调整了文章一些不合适的说法,在此表示感谢。

early 回复

明白了,谢谢楼主分享。

一致性哈希算法很赞,学习了新的知识,非常感谢!

early HashMap 如何组织键值对 提及了此话题。 03月19日 16:48
13 楼 已删除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