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写方法的疑问 at 2025年01月09日

    內存中還存在,但下一次 gc 之後就未必。ruby 每個類會有一個 hash table 用來存方法,確切地說是 id_table,因為 key 只能是 id(類似 symbol),id_table 的 value 就是方法。當你重新定義方法的時候,ruby 會用 id 在 id_table 裏找,然後直接替換掉舊的。在下一次 gc 的時候,ruby 會標記所有可達的對象,這時候 id_table 裏可達的只有你定義的新方法,舊的如果沒有被標記最後就會被回收。

  • 聊聊代码的复杂性 at 2025年01月09日

    是的,其實每個人感覺的複雜不太一樣,我現在比以前懶了不少,不會記和推過於細緻的細節,腦裏只會有一些大致的模塊,誰依賴誰能推出什麼信息。然後前端就靠 typescript,只要思路正確能過類型檢查就很難錯,ruby 就靠 rspec,手擼無測試的代碼基本已經超出大腦的處理能力。。

  • 聊聊代码的复杂性 at 2025年01月08日

    我說的 unconditional 就是,例如在數學證明裏我們會用到各種數學對象,在使用他們的時候我們會遵循 1.先構造對象 2.再使用對象的屬性。例如給定一個群,我們知道它肯定有 幺元,逆元,結合性三個屬性,這是由「這個對象是一個群」決定的。寫成代碼的話可以是:

    class Group
      def identity
      end
      def inverse
      end
      def associativity
      end
    end
    

    這三個屬性是無條件成立的,但如果我們考慮一種特化的群,AbelianGroup,也就是滿足交換律的群,

    class Group
      def commutativity proof_of_commutativity
        if proof_of_commutativity
          # 代表交換律的對象
        else
          nil
        end
      end
    end
    

    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在表達,這個群的交換律依賴於一個證明存在,我們只有傳進一個證明才可以用這個屬性,如果沒有證明,就不能用。這時候這個屬性就變成有條件了(conditional)。

    但這樣對大腦的負擔比較大,每次用屬性我都要考慮兩種情況,我們更傾向於想「只要我知道這個對象是 AbelianGroup,我就知道它一定有交換律」。這時候我們就會想,把考慮的負擔提前到構造階段:

    class AbelianGroup
      def initialize group:, proof_of_commutativity:
      end
      def commutativity
      end
      #... AbelianGroup的其他各種定理,定理也可以考慮成屬性,也是unconditional的
    end
    

    這樣只要我們能成功 new 出一個 AbelianGroup,它就必定擁有我們想要的屬性。我們需要關心的點只剩「x 是不是 AbelianGroup」這個問題。

    上面的構造過程可以表示成 tuple,AbelianGroup = (Group, commutativity) 這樣我們一眼就能看到構造 AbelianGroup 需要的兩個成分。如果我要用 AbelianGroup 的定理,我要考慮的就只剩下如何得到這兩個部分,之後的都是確定的了。

    我們可以隨便寫一個現實裏的 tuple,如 Purchase = (Customer, Product),我們也一眼就能看出,一個 Purchase 就是一個顧客 + 一個產品的組合,然後我們可以想象 Purchase 會有 quantity 之類的屬性,只要我們能構造出一個 Purchase 對象,這些屬性是 unconditional 的。

    回到軟件,如果我們的類只有 initialize 有參數,那我們只需要看 initialize 就能知道它的功能的全部依賴,考慮某個東西能不能用,現在只需要考慮一個對象的類型是什麼,我們是不是成功構造出了這麼一個對象,如果是後面就順理成章了。

    以上模式在前端 vue 等響應式 UI 裏用得很多,因為它們需要的主要是從一些基礎數據衍生出複雜的 UI 數據。後端要考慮的除了衍生,還有修改狀態,也就是保存 records,操作數據庫之類。不過我這絕大部分的操作也都是通過 service class 實現的,order.save_discount(discount) 會寫成 SaveDiscount.new(order:, discount:).run這樣。這麼幹有一個重要的好處是,搜索代碼很容易,搜類名就行,而在 model 上用方法名搜索,遇到重名就很麻煩。

  • 聊聊代码的复杂性 at 2025年01月07日

    我覺得「複雜」在每個人看來確實是不同的,應該和思維習慣有關係,我覺得最簡單的代碼結構是不用參數,除了 initialize 的時候。

    例如對一個有參數的方法,

    class A
      def m b
      end
    end
    

    我會考慮寫成這樣:

    class AxB
      def initialize a, b
        @a, @b = a, b
      end
    
      def m
      end
    end
    

    一般來說AxB是會有一個更適合的名字,可以反哺給產品用,這樣溝通起來比較方便。但總之是,給定一個 type 我們可以知道它一定有哪些 property,這些 property 的有效性是 unconditional 的。如果大部分代碼都這樣組織,那麼加東西的時候就找找要加的東西依賴哪些,加到合適的層級就好了,改動應該會比較小。

  • single mode 的意思是只有一個進程 https://github.com/puma/puma/blob/master/docs/architecture.md

    你是不是開發模式當生產用了?我之前遇到過類似的問題,dev 環境跑幾天就會卡住,用生產模式啟動就沒問題了。如果是正常開發卡住的話,好像能搜到一些 issue,但沒有什麼答案

  • show-source 也可以用 $

  • 添加一個重構 ticket 重新排期即可

  • 確定 open 支持遠端 https 文件嗎?

  • 把你的 config.ru 改成這樣就可以

    require './app.rb'
    run Main.instance_variable_get(:@builder)
    

    實際上你的配置都是往@builder裏寫的,但是你實際運行的不是@builder而是Main.new

  • 编辑器的发展趋势? at 2024年03月09日

    如果是特指文本編輯器,我覺得就是強化 LSP 之類的東西,讓他們支持更強的重構功能。如果包括非文本編輯器,那麼結構編輯器更先進,雖然我覺得還是文本操作起來舒服。還有別的輸入方式如 不用鼠標鍵盤,用 eye tracker 和語音輸入編程

    不過我感覺效率不會很高,但是這個基礎上可以加 AI 改進

  • Object Shapes 浅析 at 2024年02月28日
  • 一直有搭個自有的聊天室的想法,考察過 matrix 總感覺設計和實現都很混亂,該試試 campfire 了

  • null at 2023年11月04日

    opal 理論上是能用的,但用到 js 庫都要寫個 binding,性能也會比正常 js 慢,有不少人嘗試過做 opal 的組件框架,如 hyperstack 和 clearwater,不過目前看都是棄坑的狀態,現在前端都 ts 和 vite 了,opal 做點簡單的可能還行,不然開發體驗跟不上

  • 用自己的編程語言寫軟件好酷

  • 再见啦,Ruby on Rails at 2023年09月07日

    omakase 的副作用,還好我完全沒想法碰 rails 團隊的前端方案…

  • 沒事,我很理解你的想法,因為我以前也覺得什麼都應該用 ruby 來做,不過對於沒有深入了解 oo 和消息傳遞這套機制的人來說,ruby 對他們並沒有很天然的吸引力,我想給數學朋友安利的時候也無法說清這比起他們現有的工具究竟有什麼優勢?但是對於業務程序員來說,ruby 的優勢是很明顯的,例如 rspec 就沒發現哪個語言有功能相當的替代品,這也是我對 ruby 依舊有信心的原因

  • 我說的不是調用,是傳遞,ruby 的語法是對單個 block 優化的,這導致寫 dsl 很好看,但是如果需要傳入多個 block 就會要轉 lambda,其他語言沒有 block 的設計,但是 function 可以當第一公民傳遞,例如 js 裏function a(){} 之後 a 本身就能傳給其他函數,而 ruby 需要先method(:a)轉成對象再傳

  • 不需要宏,ruby 本身就有 callcc https://ruby-doc.org/core-3.0.0/Continuation.html ,當然你要宏也是可以的,我指的是先 parse 再改 ast 的宏

  • python 的 def 定義的是 function,ruby 的 def 定義的是 method,method 要轉換成 object 才能被傳遞,別的語言的 function 隨意可以接受兩個 function 作為參數,ruby 卻只能帶一個 block,這本來就是設計 tradeoff。你提別的語言倒是提對了,這個領域就算沒有 python,輪 matlab 輪 julia 也輪不到 ruby

  • 你找個用 lambda 來組織代碼而不是 def+block 的 ruby 項目給我看看?我還真想看看這麼寫多有吸引力

  • 沒覺得[]哪裏自然了,你要是覺得這個好用那你就把一切代碼都用 lambda 和 [] 寫好了,除了以前玩邱奇數我就沒見過誰這麼寫 ruby,而且要這麼寫我為什麼不用 python?ruby 真正有意義的構件都用不上。每一種抽象都有各自的長短處,如果你認為 ruby 選擇的抽象就是終極銀彈,我只能祝你好運。

  • 你要反駁我可以 at 我的,ruby 只有 method 沒有 function 我覺得應該是 rubyist 的常識,function 的特徵是可以做 composition,但是 method 必須要轉換成 callable object 才能做 composition。callable object 在 ruby 裏是做不到 python 的 function 那麼自然的,會弄到到處都是.call或者.()

    https://thoughtbot.com/blog/proc-composition-in-ruby 供參考

  • python 是多範式語言,ruby 是 oo 語言,天生沒有函數,對數學的親和力差

  • 操作符在參數列表和在函數體裏意義不同應該是 c 以來的傳統藝能,c 的*在參數就是聲明指針,在函數體就是取值,同理 ruby 的&在參數裏是聲明 block,在函數體是轉換成 block

  • @316786359 @lijunwei 谢谢,我大概能理解这两种测试的区别,不过一个问题是集成测试应该怎么写,如果单元测试已经覆盖了对内的所有东西,那么集成测试只应该测试不同单元之间的调用,也就是如果 A 单元调用了 B,只要确保 A 发出了调用的信息,并且调用信息和 B 单测里期望的调用结构是一致的,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关心。这样的话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覆盖的东西才没有交集,如果能做到这样应该是很好的。

    我的案例应该不适用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覆盖面”的差异,举个例子,一个测试是写关于顾客购买了的商品,那么在准备测试数据的时候,自然的想法是PurchaseService.call(client, product),然后数据库里就有这个用户买完东西的状态了。但是我同事会说,这里不应该调用 PurchaseService 因为它创建的东西不完全是测试需要的,应该用 factory 自己构造一个购买后的状态。那么在这里用 service 还是用 factory 构造测试数据其实和覆盖面是没关系的,用两种方式该覆盖的都不会少。我认为如果以测试全部跑通为基准,显然用 service 能发现比用 factory 更多的问题,因为如果 factory 都会挂那么 service 也一定会挂,但是反之不然,用 service 挂了可能是 service 的问题,用 factory 是不会挂的。如果以测试跑通的比例为基准,那么用 factory 是更好的,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测试可能不会挂了,但是这是以维护多一套 factory 为代价的,而且实际上挂的事实没有改变。因此我觉得“隔离测试以保护其不挂/不变”意义不大,可能对于足够大的项目,测试跑通的比例对于他们的规划/定位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小项目就没意义了。这里可能有一种容错和速错的理念区别

  • 看起来不错,这个应该可以参考,不过我需要的更多是关于数据库的数据,例如一些测试用例的数据需要一串 service class 调用才能生成(用户做了什么操作),和 service 的耦合是在这里引入的。我需要把这些操作的数据库结果集存起来(相当于 factory),然后在跑测试之前重放,如何进行 diff 可能也是个问题

  • 我的做法是新开了个类似 routes 的文件夹,然后里面定义 endpoints 的 dsl,然后在 routes.rb 里面读取和引入这些 endpoints 定义成实际的 routes。然后这些 routes 都是按约定对应到 controllers 上的。

    然后再用 rails 的 FileUpdateWatcher 监视这个目录的变化,然后当有变化的时候触发 routes reload,就可以实时更新,别的类型定义等都存成类文件,要用的时候按名字 constantize,这样可以利用 rails 的 autoload。

    这样的话实际上对 rails 的侵入部分就只是 routes,做成插件应该不难,难的是确定各种约定,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因为这个 dsl 是我自己写的,ts 生成也有了,目前用起来还是很爽的,后端加上检查之后返回类型不吻合的数据会抛错,这样前端可以保证不会遇到类型错误了😃

  • 这就是团队内斗的一部分,急需高限制性的手段来规范他人的写法,所以我引入了 typescript vue3 还有一系列规范,防止他们继续用 vue2 堆屎

  • 我觉得传统 restful 和 graphql 的区别也没有那么大,因为标准的 restful 任何东西都要抽象成资源,就算是订单取消都要"POST /orders/:id/cancellations",这里面的cancellation不一定就是真的对应模型,可能只是order的一个字段,后端暴露的资源完全可以是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