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大了?来感受下 这个 PR
这是个会玩的...
-1 赞是咋做到的...
这个做起来还是挺复杂的,Ruby 这类语言不像 PHP 可以直接 load 文件就可以跑了
一个典型可以参考的是 Redmine,对插件的支持方式是放在指定目录下,需要重启进程才能生效
+1
还没用,官方博客指出和 Android N 的 Jack 配合还有问题
But unicorn is not for everyone, so I recommend starting with
rack and tutorials, since unicorn is built on rack:
但是 Unicorn 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用,所以我建议你看 rake 教程,因为 Unicorn 是基于 Rack 的
rake -> rack
话说最近 0 基础开发 Android,之前也是 0 基础开发 iOS(使用 Swift),还是 Android 这边简单一些,综合开发工具、语言掌握难度(应用级的 Java 开发基本不需要学...)还有框架(但 Swift 真是门好语言...)。
我们的产品是一款依赖网络的偏社交类应用,作为后端开发出身,简单熟悉下 Java 热身完毕后,大概是这样的思考路径,整个过程一周多点的时间: (省略了查阅资料选型的过程,老实说这花了大约 1/3 的时间)
映射服务器端的 APIs
改进
type
、status
的字段使用枚举表示photo_url
字段为 Photo
类,提供 getUrl(Version version)
( Version
是枚举)方便 UI 层获取需要的图片版本 URLTypeAdapter
Session
类,其持有登录状态,并提供方法生成 API 调用对象(和 Retrofit2 的用法有关),附加 token 的逻辑封装在其中周边
验证
重构
Form
对象(里面封装了这个 API 接受的字段),返回 API 的调用对象(这个跟 Retrofit2 的使用方法相关),针对列表类 API,设计 Pager
翻页器类,其维持当前页数、每页返回记录数等状态,使得 UI 不需要关注翻页的细节,仅需根据在 API 响应后更新Application
类,将 Session、Logger、SystemPreference 等的实例由其持有利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了解 Android 的牛人还有完整的项目,看他们的项目结构、依赖,吸收他们的做法,把认为合理的(基于我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吸收进来
实现一个复杂的 UI,验证之前的全部设计,思考在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要提供什么?
对于要做什么、怎么做,扯膜式就比较形而上了,一切围绕一个原则:让写 UI 的时候爽。
《Swift 3.0 从精通到重新入门》
功夫在诗外啊...
华顺阿里出身应该用 亲~ 啊
收到啦,明天见 (抓紧准备下 talk...
还是可以用的,也还挺好用的
之前回答过一次... 这是个遗留问题,Ruby-China 过去一直使用 MongoDB,前阵子才迁移到 PG,这里应该是兼容过去的设计才这样做的,是在模拟 Mongoid 的多对多关联的实现方式
参加
人肉顶,先推一下 @dannyec 本周的~
报名
#5 楼 @top_weijie 我上一条回复的意思就是,别折腾了
eclipse 的 rails 插件叫 Radrails 没记错是由 Aptana 来维护的,看 github 上一次更新还在 2014 年... 如果用 IDE 的话,RubyMine(收费)是最好和唯一的选择已经坐实了。VS Code 或者 Atom 也不错,对于初学者足够了
Mongoid 应该是目前唯一一个还在继续开发的了吧.... 不过 Mongoid 的问题是文档太烂,代码质量也不高
Ruby-China 过去一直使用 MongoDB,前阵子才迁移到 PG,这里应该是兼容过去的设计才这样做的,是在模拟 Mongoid 的多对多关联的实现方式
而关注用户这事,就是用户间的多对多关联嘛,认清本质后去看看 ActiveRecord 多对多关联 的文档就行了
通常 sidekiq 这种异步队列就好了,量特别大的场景通常做好分布式也能胜任了
c 比 ruby 难啊。。。。
#40 楼 @chenjau HiDPI 严格来说不是 MS 的问题,首先 HiDPI 均发生在遗留程序上(老的 MFC、WinForm 等实现的应用程序,而非新的 GUI 开发模型),对于遗留程序 OS X 也只是简单的拉伸像素,并无高明之处,在 OS X 下有问题的程序也有不少(我也刚好从第一代 rMBP 入坑 OS X),Win 的软件基数比 Mac 多起来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问题就尤为明显。
到现在来看,Win 过去优良兼容性现在看来也是成为了负担,和一个很资深的 Win 开发朋友聊了聊,得知其实很早 MFC 的设计就已经能够兼容 HiDPI 了(虽然当时没这个概念),但是当初没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普遍没有遵循推荐写法来实现,导致现在在 HiDPI 下的问题。至于 MS 为何不实现类似 OS X 的像素拉伸机制,(朋友给出的)一个可能的推测是,MFC 本身就提供了一些相对单位的支持,有些人遵循了,也有人不遵循,导致很难提供一个简单的机制能够兼顾两者,而苹果由于在提出视网膜前没提供过类似的机制,所以不需要考虑这些情况。
OS X 有一个很重要的后发优势(2000 年以后才发布,引入了诸如用于 GUI 渲染的 Composer 等先进特性,Win 自 Vista 开始在保持兼容的情况下,逐步过渡),然而,论工程能力和对开发人员的友善度,苹果相比微软谷歌还是差距很大,至于 Bug 就有公开统计的 0day 安全漏洞而言,OS X 是 Win 的 4 倍之多,何况 WIn 早已建立稳定的 Hotfix 和补丁星期二机制(当然得吐槽一下纳德拉上台后 MS 的软件质量下降了不少。。。),这方面可以说苹果是没有任何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