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疫情解封之前不久,公司终于迎来了业绩的春天,就是没想到接下来跳过了夏/秋直奔严冬。
原文链接: https://step-by-step.tech/posts/huiliu-spring-to-winter
马云老师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2022 年下旬,业绩上稍微有了点甜头,就是我们最踌躇满志的时候:
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新业务没跑起来,老业务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业绩表现不佳,本来说好的推广经费被砍了又砍,技术调研了个寂寞,新技术 Cool 是很 Cool,但是投入成本高,收益却不大。换句话说就是似乎什么破事都发生在这段时间了。
老板们酒过三巡之后,就容易感觉某事情可行,笔者有幸见证了这些时刻。也明白了雷声大雨点小是怎么回事,我司在书画跟黄金品类的投入其实就有点这样的味道。感觉自己可以尝试同时扩展两个品类,并迅速抢占市场,结果两个业务都是一地鸡毛。合作方在饭桌上跟我们还是挺合得来的,但真到撸起袖子干的时候,却不是这么回事了。
要了解一个人靠不靠谱,光看他一年赚多少钱是不够的。真遇到财大气粗,三观没法很好磨合的,后续的工作依旧没法进行。最后结果就是伤钱也伤感情。当然责任应该还是双方的,若非自身“飘”,也不会一次过尝试开两个品类。最后给公司留下几十万的成本,这点钱过年给员工们发发福利多好。
当然这几十万只是肉眼可见的成本。因为我们自信过度,要应付新品类,所有研发精力基本都放在新品类上,最终这部分功能没达到应有的效果,只能砍掉,算是一种无形的成本。又因为我们自信过度,感觉可以拉来更多的用户,推广投入也相继增长,但是效果肯定是没预期那么好,否则应对寒冬的时候推广经费就不用一砍再砍了。
当业务说,系统用户将出现爆炸性增长的时候,笔者就感觉终于到我们这些后端研发工程师大展拳脚的时候了。总感觉公司早晚会用上容器化技术,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现在可好,业务发话了,对用户增长这么有自信,那就上呗。ShowMeBug 的 CEO-李亚飞听了我的想法之后,其作为旁观者都感觉没太大必要,其他前同事也劝我说先不要。但还是因为自信过度,笔者一意孤行,在容器化的深坑里摸爬滚打了将近一个月。
总算是把项目方方面面都做好了容器化的准备,然而当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很痛苦地发现:
最后还是决定悬崖勒马,暂时放弃容器化技术,算是及时止损吧。也不用特意招聘一运维工程师来专职化运维,老实说,专职化这三个字,怎么看都感觉不便宜,勒紧裤腰带的小公司就暂时别想了。
当一件事情不顺心的时候,似乎很多其他不顺心的事情也会接踵而来啊。似乎什么破事都发生在这几个月了:
人生就是大起大落落落哈,2022 年年底这几个月,9 月份想着,业绩不错年底应该能有年终。10 月份想着业绩不错,可以多点规划部门团建。11 月份想着还是先别团建了,公司最近支出大,开发也忙。12 月份想着公司岔路走太多了,估计是发不起年终。次年 1 月想着,还想啥年终呢,能发得起工资就不错了。
最近我们 CEO 在自己的公开日志中有提到人要“谦虚”的话题,看来反省的不仅我一个哈。这波业绩下滑来得始料未及,打得有点触不及防,到现在都还没缓过来。胜在大伙心态好,该砍的业务砍了,及时止损,血也在慢慢回起来了。以后不管业绩好坏,别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