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需要配别的什么东西一起用吧,否则谁来处理前端资源优化、压缩的任务呢?
我实在不想折腾前端,能省则省。
Turbolinks 的事件处理
不能好好的写$(document).on('ready', function() {})
,要写成page: change
,后来又改成page: load
,最近升级到 Rails5,还要改写成turbolinks: load
。
然而前端是我的弱项,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里,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当然,告诉了。
我一路自学 Rails,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知道不能用。。
感谢!
我之前写的确实不对,这次受教了。
我先去参考一下 Homeland 的 Dockerfile。
嗯那就是我道行还不够深,先把 Dockerfile 写对了,再考虑用进去。
容器部署的调度工具我也是昨天才想到这个问题,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周围没什么好用的。至于提升运维能力,这得看公司发展,我自己心很大,但这不是我一厢情愿就能做成的事情。
没有,只是用 Puma 起了多线程。
是我没讲清楚。 我目前不用 Docker 是有原因的:
docker 也有 docker 的成本,业务没那么复杂的时候,Docker 有点大材小用。
上面那段 nginx 的配置在 development 环境中如何体现?
难免扣除了印象分,今后共事会带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公司缺人呗,想着有 x 年经验即使没什么出彩的也不会太差,没想到坑了。
Rails Guide 里有很清楚地讲到这两个用法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然而提示了。
这个不方便讲,不过不算少。
本身多对多关系就是需要中间表,不论是否承载独立业务,不论是在哪个语言、哪个框架中。has_many_and_belongs_to
只是框架上的封装,RDB 里该怎么样还要怎么样。我觉得这些也是 Web 后端开发者的常识吧,与框架无关。
同没用过。感觉这个函数是给新手用的,太过简单,不符合业务场景。
嗯,以后也得这么搞。
嗯是的。
我敢保证那天下午一定不是“人多的聚会”的场景,聚会的氛围和忙碌的 Office 的氛围完全不同。
另外,遇见这样的开发者也算是小概率事件吧。
这得是多脆弱。。。
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下午的时间,还有 error log 的提示,我才觉得无法理解/接受。
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能什么都不忘,但很基本的东西,又加上充足的时间和提示,再怎么忘也都该想起来了。
不排除,但小公司考证不来。
怎么讲?
兄弟我多问一句,这个价值观是怎么看出来的?
既然你能理解has_many_and_belongs_to
,那么如果实体 A、B 之间存在多个“多对多”的关系,你这一个has_many_and_belongs_to
就完全不够用了,这时候就该用has_many through
了。
最简单的理解,就这样。
我上面所说的,是我对 PM 和研发的职责划分。我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自己职责之内的事,但 PM 那边做不到、又管不了,这是我这边的问题。
这套思路是我最近理清楚的,还没来得及推行。要让整个团队都认同这个观点,大概会比较难。
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