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Tuesday 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记北京 21 号笑来老师的分享)

lyfi2003 · 2012年10月22日 · 最后由 cao7113 回复于 2012年11月10日 · 3124 次阅读

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记今日 (2012 年 10 月 21 日) 笑来分享的<如何学习>这个话题。

你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你的思维方式与它能支配你多大的行动力。

什么是知识

大学以前,只知道去学习,从未认真想过此问题,我们想当然的以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经济 等等等等我们不懂的东西叫做知识。可是,这是事实的真相么?

我自己,在毕业后的三年里,主要看过的书的方面有

物理学方面 (偏科普)

  • 时间简史
  • 果壳中的宇宙
  • 大设计

技术方面 (纯技术太多不列出)

  • 黑客与画家
  • REWORK
  • 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

科学相关 (偏科普)

  • 囚徒的困境 ( 冯诺以曼 的一些传记)
  • 阿西莫夫的一些著作,深刻理解书的意义
  • 其他罗素的理论 (在线)
  • 进化论

我们来说说成就了人类发展的书,我们一般认为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知识来源于总结,各行各业,便于他人和后人分享思路,避免再走同样的路子。这就是书的价值。当然现在的 "书" 已经往科技方向上走了,网络,html, 等等。

我们知道人类几千年的发展,竟比整个生物界的进化对自然的影响大的多的多。

为什么?

我认为正是因为书,书让人类少走了太多的重复的路子了,一旦建立起有效的理解世界的模型 (我们统称为科学,记住,这只是个名称,符号), 你知道的东西我可以马上知道,而一般的动物之所以影响小,他们只能将自身的技能有限传递给下一代直系,而很少会是整个种群。甚至,残酷而又相对公平的自然会将他们的技能失传。

所以,知识很简单,抽象的说,是你不熟悉领域的总结,符号化表现,能够让你更有效适应于这个世界的生活。

甄别知识?

这个世界最好的一个规则就是生命都是有限的,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去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而做什么反过来取决于你的知识体系。然而,世界不存在必然,却是一定意义的随机,所以不必想尽心思的逆推学习什么知识。

笑来老师今天的分享里,也提到了 千万不要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就不去学, 他自己举了一个例子,小时候别家父母因为说学计算机没用而没去让孩子去学的时候,他妈妈却花了 10 元钱让他去少年宫学习 Basic(一种基本的编程语言), 现在发行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 却部分依靠几个简单的脚本统计单词频率,大大加强了大家的信心,因为只有 2140 个单词,TOEFL 指日可待,不是么?

另一个例子是,乔布斯。

乔布斯在一次大学毕业演讲的时候分享他对因果的理解,苹果在 1983 年的发布,最大的亮点可以说是艺术一样的字体,深受消费者喜欢,这也成为后来直至现在都成为苹果的亮点,后来的视网膜屏的发布也只是继承而已。为什么呢?实际上,他在是大学选听的一门课:<字体的艺术>, 然后成为他今后成功的铺垫。他说:你永远无法提前知道因果是什么,所以知识这种事,你尽可以按你的兴趣来掌握。

好了,理解了这一层,我们来谈谈,甄别一个知识是否是你需要的知识。我只给几个我的观点:

  • 选择大师作品
  • 原著比再加工版更利于理解
  • 看比你水平低的书看了还不如直接扔掉

如何去掌握知识?

现在的问题来了,知识是什么模式,有无一定的规律?还是我引用笑来老师的一句话 (可能不是原文):

递归学习知识

对于数学逻辑强的人很好理解,递归就是说,不断的重复自己,每次比上次更接收出口 (知识的真相). 通俗地说,

不断的重复看这本书,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有些人,需要重复多次,有些人就很快,如何降低这个重复的过程?我认为很简单,

  • 建立逻辑而严谨的思考模型,或者叫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 学习知识的首要目标是要理解这个知识解决了什么?然后它是如何解决的?
  • 放松,术语,名词只是符号,是为了表达某一个问题而产生的,故意复杂化的问题的解释请忽略它

说到这里,现今的学术界我就想批评了,建立一套套的系统有什么用?养活了一帮冗余无用的人才。这里想知道更多观点,请移步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0e82f0101atzr.html 查到 [王垠] 的一些阐述。

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模型?

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观?

还记得下面的公式么?

F = ma

感觉如何?我第一眼的感觉是简单,足够简单。所以,我们引出模型的基本思路。

一个模型是指,一个最小的一组观点,它小到显然是事实,由此,可以基本理解整个世界的事实。

世界观即是如此,需要包括你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但采用最小的集合。而最有效的方法即是阅读大师们的书。

为什么不是自己去研究,很简单,因为你的时间不够。在计算机界有一句:不要重复轮子, 在世界里也同理。

我列几个步骤:

  1. 掌握一系列知识

    了解周围的一切,通过课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因为不甚理解,我们只能基本掌握,无法随时利用。

  2. 深入一个体系

    通过科学观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逐渐地明白了一个体系,比如计算机。又或者数学。

    如果是计算机,你即是什么时候可以理解整个体系是为了什么即可。

    比如,为什么是单讲一本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的关键是什么?算法高深么,为什么又说它是最基础的?更深一层,计算机为什么要有指令集?先有操作系统还是先有编译器?等等。

  3. 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有了这个条件后,之前建立的知识独岛就很快可联系起来,甚至你很想回到小时候的课本里再看一遍。而且会有很多突然柳暗花明又不村的感觉。

    不错,我想补充一个建议

    1. 掌握真正的进化论理论 ( 没有进化,只有适应 )
    2. 物理是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研究,请思考这个世界。
  4. 验证,修正完善它,进入快速学习中

    有了世界观后,每个人都会不同,没有对错,因为你接触的知识不同,真相不同。但需要验证。

    这正是科学的方式,用它进入加速学习的过程中吧。

    所以,一晚上看完一本 300 页的书没有令人吃惊的,也毫不夸张。

    因为,我知道我为什么看它,它要讲什么,讲的够不够好,我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我的世界观是什么?

  • 懒,为了让自己,让人类变的更懒,我需要做点什么
  • 改变别人
  • 公平,你伤我我必伤你

如果你认为感觉有些扯蛋,可以先跳过~ 以后再来看。

现在,我正在积累一些必备的技能,下一步希望找到志同道和的兄弟,基友,姐妹都行,做能让这个世界变懒的东西,让更多人明白他的价值。

最后,一些真实鲜活的,我认为最能改变混乱思考的观点推荐给大家:

  • 关注事实的真相,而不是自己的情绪。
  • 逻辑才是这个世界的基础,然而逻辑经常复杂到无法直观看出。
  • 灵感是思考随机化的结果,所以随时用笔记住你的灵感

后记

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只不过,经常有一些人,理解了一辈子罢了。

这里的 "书" 与 "笔" 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泛指一类持久化存储工具。

此文载于http://yafeilee.me, 你可以自由转载。

亚飞,你这速记能力也太强了。赞!

真相感受一下。笑来老师什么时候来上海的 tuesday 做了演讲

分享之...

多年以前我们曾经年轻,对知识的热望,犹如对性。 多年以后我们流于物质,梦境深处也不再有狂野的理想。

#1 楼 @sundevilyang 老师主要分享的是如何去掌握知识,所以从三方面即: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 分享了他的经验。以及许多很不错的观点。

这篇算是我个人意义在这方面的补充,即 什么是知识以及如何理解它。希望对自己有所帮助。

昨日我问到英文学习的时候一句很触动的话:

问: 我看英文资料慢, 但是我的目标是学习其他知识, 所以看英文书感觉有时候在浪费时间, 下不定决定去学习它, 如何解决之?

答: 你是想一辈子都在浪费时间么?  花上半年将中文的东西放在一边吧.( 我总结了后面半名 )

@lyfi2003 推荐一本书 刘未鹏 的《暗时间》不过这书实际上是对他 blog http://mindhacks.cn/ 的整理,主要讨论的是认知 思考 等等偏理论的介绍和思考 很不错 @xiaolai 老师不知道看过没?

#6 楼 @jasl 刘未鹏的博客我是一直都看的。

#6 楼 @jasl Thx,好地方,博客已加入 reeder

从这些观点看,很欣赏李笑来老师,有机会希望能认识下,呵呵

知识的利用,是信息世界的重大课题。。。。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