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份发布的 chrome68 将会把所有 http 网页标示为“不安全”,而境外服务器开启 https 后会严重丢包,间歇性无法访问。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继续使用 http,地址栏带着大大的“不安全”警告,将失去大量的用户。如果改用 https,间歇性卡死,用户体验直线下降,也会失去大量用户。
谷歌这么做,客观上帮了墙一把。
按道理来说 Ruby China 服务器在香港,也没有见过严重丢包。海外链路有丢包其实是挺常见,最常见的问题都和链路质量有关,特别是 peer 的情况。像是 Linode 的几个服务器到中国的 peer 质量本身就很差,有一定丢包量对 TCP 连接其实影响还挺大的,确实对 HTTPS 的影响会更大。不过也有类似于 TCP-BBR 的解决方案。但单针对 HTTPS 进行丢包的实在是很少见。
去年断断续续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普遍了 http://www.hostloc.com/thread-443494-1-1.html
在 hostloc 搜“https”,几乎都是讨论这个问题的,http://www.hostloc.com/search.php?mod=forum&searchid=1067&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