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了下感觉这个不错,但我没用过 https://plyr.io/
加到 Gemfile。关于 Gemfile:http://bundler.io/
看了下 video.js 的代码,它在页面加载完就自动执行了初始化,然后创建了全局对象 Player
保存每个播放器的引用。这意味着会和 Turbolinks 的事件冲突,并且每次换页都要清理 Player 引用。
所以解决方法大概就是这楼那样 https://ruby-china.org/topics/35298#reply-340107 ,换页前清理 Player,换页后遍历创建 Player。
这个库自作主张初始化,是我会换一个。
代码开源吗?我得看其它代码的行为。
关键是要理解 Turbolinks 环境下整个页面是个持久进程,DOMContentLoaded 事件不会触发(影响到需要什么时候创建对象和绑定),已创建的对象和事件绑定不会被清除(除非失去引用被 GC)。
把你的播放器初始化代码和位置贴出来看看?
与其看别人怎么说,不如自己都学一遍。
你的例子只是插入一小段片段,还不涉及状态管理,状态多了之后组件内的管理和组件间交互都会成问题。不然你写个 todomvc(http://todomvc.com/)感受一下,能不能比 vue 的实现更简洁。不要参考现有实现,它借助了 Handlebars。
我看所谓 angular vue 都会也只是看过文档没做过项目吧,不然不会说出这么离谱的话。
不要给全栈招黑好不好,不然别人以为全栈都这水平。
把文档看完 https://github.com/turbolinks/turbolinks
或者删除 Turbolinks。
用了 Turbolinks 吗?
我又想起亚飞在 RubyConf China 上说“我是深圳百分之八十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全场为之一振😂
如果运行时并不需要 js runtime,那么构建完后 node.js 就变得多余了,增加了镜像体积。
可以用 multi-stage 分步构建镜像: https://docs.docker.com/develop/develop-images/multistage-build/
应该把 apt-get
移到前面以利用 docker 构建缓存。
@ad583255925 容器部署应该依赖容器调度工具,例如 kubernetes,现在云服务商已经开始提供 kubernetes service。
再加上判断父节点。
先用 HTML 库解析,然后迭代节点只替换 TextNode 的内容。
可以控制容器内环境,可以拖代码,可以装木马,如果有数据库的话、可以拖库。
有 demo 吗,我演示一下命令注入。
没错,沟通能力很重要,缺乏沟通能力就无法把自己认为好的方法推广出去,让坏的方法占据上风。
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技术水平上,技术不过关的人即使沟通能力好,也只是个沟通能力好的人,而不是沟通能力好的技术人。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夸夸其谈的不称职程序员,对团队影响更坏。
如果看过 Linus 的邮件和访谈就会知道他是个很会沟通的人,技术表达清晰、切中要害,就算骂人也是在有充足的理由下骂的,不然社区不会继续簇拥在他周围。
看楼主过往发帖,像成功学家多于技术人员。这个活动对 Ruby 开发者有什么用处?
数据量和应用性能有什么关系?换个语言就能解决吗?
有啊。
else if ❌
elsif ⭕️
APP_PRIVATE_KEY="-----BEGIN *RSA* PRIVATE KEY-----\n
Key 的开头格式就不对。
看现在的 master 分支,文档里每个 key 有示例,看格式对不对。
重写系统可能会历时半年,期间一点产出都没有,失败风险很大,要考虑清楚是否要这么做。
如果系统可以短暂停机,并且不需要对老接口兼容,那么可以写个全新的然后写脚本把数据搬运过来过来。考虑到数据量大,可能要用 SQL 做。
如果系统不能停机,需要对老接口兼容,那么就复杂了,可能要做双向数据同步,看到一篇文章挺好的,但我没实践过 https://blog.heroku.com/monolithic-applications-into-services
技术当然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
https://stateofdev.com/t/programming-language
在我看来成熟至少有以下几个标志:
Ruby 在 Web 领域能满足上面大部分要求,但最后一点是最难实现的。大公司(或者自以为大公司)的保守观念根深蒂固,只会选择行业最多人用的那个——既然那么多人用,那么一定不会错;如果错了,也不是技术选型人的责任。所以即使 Ruby 在 Web 领域的工具比竞争对手成熟的多(例如静态漏洞分析),但只要不是占有率第一,大公司依然不会认为 Ruby 是安全的选择。而小公司就没有这个负担,小公司的最大目标就是赶在大公司察觉到之前,占领未被大公司占领的领域,所以小公司倾向于选最能发挥自己生产效率的工具。
当然,成熟与否不是技术选型的唯一指标,最终要看哪个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效益。其实我更希望 Ruby 留作自己的秘密武器……
现在的 symbol 都能被 gc,frozen 和 gc 没有必然联系。
没有。我觉得在 /config/application.rb 写个常量就行了。
支持 jit 就更容易 inline 了啊,快了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