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面向对象的演化过程和解决问题

qinsicheng · 2023年12月23日 · 最后由 haohaodehao 回复于 2023年12月26日 · 379 次阅读

面向对象的演化过程和解决问题

前言:

相信大家对面向对象这个概念已经很熟悉了,如果你是使用 Java 入门编程的,一定会被大量灌输:类,继承,多态的概念,但我们真的理解它们吗?一切就好像自然而然,写代码不就应该是这样吗?但事实上这些概念,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当我们写一个类时,我们只是按照被教导的方式编写。好比现在最多的 Web 开发,业务是用户的增删改查,我们想到用户会有:name,age,gender 属性。于是我们创建一个实体:

class User {
  String name;
  Integer age;
  Integer gender;
}

然后按部就班的写出 Mapper(或 Dao) 层,Service 层,Controller 层,这就是 MVC 结构,它是如此的好用,让我们编写简单业务时十分顺手。但是当业务逐渐复杂时,我们在 Service,Controller 层中添加了大量的外部依赖,各种依赖注入,大量重复的代码堆砌在各个角落,一个变量被各个函数引用修改,当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到各个函数中查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面向对象中的概念已抛到脑后。而且很糟的一点是,好像除了 Web 开发,想写出其他程序,便不知道从何写起了。我们的脑袋还被框架禁锢住了。

渐渐地,我们知道了设计模式这玩意儿,听说有了它,便能化腐朽为神奇,不过打开书发现,基本上都是从面向对象讲起,为什么还是它?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面向对象就是为了解决以往混乱编程所演化的思想。所以本文会列出面向对象的演化过程,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已经是如何慢慢改进的。

最早我使用 Python 写爬虫程序,那里只有一个 py 文件,没有<类,继承,多态>。只有自上而下的变量,条件,循环,网页请求,正则匹配,然后输出到控制台。但问题也能被很好的解决了。

机器语言

计算机只可以解释用二进制数编写的机器语言。并且计算机不对机器语言检查,而是飞快的执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还没有现在这么多通俗易懂的编程语言。程序员必须用机器语言编写,我们看看个简单的例子,这里只是简单的算术计算。

A10010
8B160210
01D0
A10410

这玩意儿没人愿意看和写吧,致敬前辈们。😭

汇编语言

为了改善机器语言的编码方式,汇编语言出现了,它将无含义的机器语言用人类易懂的符号表达,我们再改写上面的代码

MOV AX, X
MOV DX, Y
ADD AX,DX
MOV Z, AX

这玩意儿大概猜一下,能看出 MOV 是信息传递,ADD 是加法运算吧,通过这种方式,编码方式变得轻松了许多,但逐个指定计算机的执行命令也很麻烦。

高级语言

随后的高级语言采用人类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改写上面的代码

Z=X+Y

可以看到程序的形式和数学计算公式非常相似,即使没有编程经验的人也能理解。

结构化编程

随着高级语言的出现,编程的效率和质量都在不断上升,再加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提高编程效率的需求从未止步,也就提出了各种新的思想和编程语言。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结构化编程,核心思想是:为了编写正确运转的程序,采用简单易懂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而具体方式:

废除 GOTO 语句

在 Java 中我们都没听过 GOTO 语句,不过在 C 语音中还有,这是因为当年内存容量,硬件性能都很差,推崇哪怕减少一字节,或者一步也好,代码顺序执行混乱,导致维护性很差。

使用循序,选择,重复来表达逻辑

循序就是按顺序执行代码

选择就是条件判断,如 if,case

重复就是重复执行某个命令,如 for,while

这三种结构被称为三种基本结构,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的编程语言都遵循这样的结构。

提高子程序的独立性,强化维护性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段代码经常重复出现,我们可以将它抽离为一个函数,进行统一调用,这样在未来修改时,也很方便。

而在当时为了强化程序的可维护性,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提高子程序 (函数) 的独立性。

那该如何提高函数的独立性呢?

减少主程序与子程序共享信息,而多个子程序中共享的信息就是全局变量。所以就要尽可能减少全局变量。

为什么这么做呢?你想想这个变量谁的都能访问修改,出了问题我找谁啊!现在有了 IDE 开发工具,我们还算能方便点儿,但在以前的时候,编译先等着,获取执行结果再等着,再去成百上千个代码中查找问题就更费时间了。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人们设计了两种结构:局部变量,按值传递。

  • 局部变量:在函数中使用的变量,函数执行开始创建,结束时消失。

  • 按值传递:在传参时,不直接使用调用端引用的变量,而是复制值进行传递,这样即使函数内部进行了修改,也不会影响外界的变量。

这两种结构能将全局变量的使用控制到最小范围,减少子程序共享的信息,以此提高函数的独立性


在结构化语言中最有名的就是 C 语言,它完全支持结构化编程的功能,并且能高效的操作内存,不过另一个特征就是:函数库,编程需要的功能不仅是语言规范提供,还有函数库,比如输出字符串 printf。这样就能不用修改编译器,也能增加新的功能

进化方向演化为重视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我们来一总结编程语言的进化历史吧

分为两条线:

  • 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程语言发展的更符合人类语言的方式来描述计算机执行操作,代表作:FORTRAN,COBOL。但遗憾的是仍无法满足需求
  • 接下来的结构化语言就需要改变方向,即提高可维护性,无 GOTO 编程和提高子程序独立性都是为了程序便于理解和修改。

程序的寿命也越来越长,老的代码要被一直维护,那能看的懂,并能进行修改,就很重要了。


没有解决的问题

  1. 全局变量问题
  2. 可重用性差问题

全局变量问题是指:虽然引入了局部变量和按值传递,但当我们要将计算结构保存下来时,局部变量在函数结束时消失,所以要将结果保存到函数外部,也就又变成全局变量了。

可重用性差是指:虽然使用函数库来重用,但随着需求越来越大,仅靠函数是不够的。

面向对象编程

OOP 的三种结构

这三种结构为:类 (封装),多态,继承。也被称为 OOP 的三要素。

而在前面的结构化语言中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被这三种结构解决

  • OOP 具有不使用全局变量的结构
  • OOP 具有除公用子程序之外的可重用结构

需要注意虽然现在大部分语言都属于 OOP,但根据编程语言的设计不同,语法差异也会不同,比如:Java 和 Ruby,Java 中没有全局变量的概念,而 Ruby 中仍有保留,而且两个语言的差异也很大。

类的功能总结为:

  1. 汇总子程序和变量
  2. 隐藏类内部的子程序和变量
  3. 一个类可以创建多个实例

汇总

我们举个文件访问的例子,代码:

int fileName;
char readChar;

void openFile(String pathName) {省略};

void closeFile(){省略};

char readFile(){省略};

程序由子程序和全局变量构成,而如果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管理就变成:

class TextFileReader{
    int fileName;
    char readChar;

    void open(String pathName) {省略};

    void close(){省略};

    char read(){省略};
}

可以看到这里将子程序和全局变量都汇总到一个类里了,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汇总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就好比将散乱的东西分门别类,这样当再去寻找时,就有个范围。而且通过类的汇总,我们可以将子函数的名称变得更简洁,并且避免了命名冲突的问题。当别的类也有:open, close, read 方法时,双方并不会影响。

隐藏

比如上面的代码,我们只希望类内部的方法能访问类中实例变量,外部不让动,这样就能解决全局变量的问题了

class TextFileReader{
    private int fileName;
    public void open() {};
    public void close() {};
    public char read() {};
    private void someMethod() {};
}

通过访问修饰符来控制变量与子函数的访问权限,可以选择公开或者隐藏。

创建多个实例

通过 C 语言也可以实现上面的汇总和隐藏功能,而创建多个实例则很难实现这种结构。比如上面的文件访问例子,如果只访问一个文件没有问题,那如果访问多个文件,并比较区别该怎么操作?

这里我们不需要再改成数组,来轮询访问,通过创建多个实例就可以解决这种问题。不过按照我们以前访问函数和变量的方式,当有多个实例时,该怎么区分哪个实例变量才是要处理的对象,用 OOP 的方式就得改为:实例名称 . 方法名(参数),代码如下:

TextFileReader reader1 = new TextFileReader();
TextFileReader reader2 = new TextFileReader();

reader1.open("a.txt");
reader2.open("b.txt");

char ch1 = reader1.read();
char ch2 = reader2.read();

reader1.close();
reader2.close();

这里我们创建了两个实例,并分别处理不同的文件,而每个方法都会访问当前实例内的变量。这样在类定义的一端,就不用担心多个实例同时运行的情况了。

实例变量是限定访问范围的全局变量

实例变量的特性:

  1. 能被隐藏,其他类的方法无法访问到
  2. 实例创建后一直保存到内存中,直到不再需要

这样就既解决了全局变量都能访问,又解决了局部变量信息无法妥善保存的问题

多态

多态是创建公用主程序的结构,与公用子程序相对应,公用子程序将被调用端的逻辑汇总为一个逻辑,而多态则相反,统一了调用端的逻辑

说的简单点儿:我创建了一个公共函数 (公共子程序),不管是谁调用这个函数,函数内不变。而多态是,不管被调用的东西内部怎么变,我都不用修改调用的代码。

我们用代码来说明一下:

class TextReader {
    void open() {};
    void close() {};
    char read() {};
}

我们创建一个公共的接口,或者说是规范,当后面读取不同东西时,统一走这里的逻辑就行

class NetworkReader extends TextReader {
    // 网络文件读取
    void open() {};
    void close() {};
    char read() {};
}
class TextFileReader extends TextReader {
    // 网络文件读取
    void open() {};
    void close() {};
    char read() {};
}

这里我们定义了网络文件读取和文件文件读取,当用户最初是使用网络文件读取时:

TextReader reader = new NetworkReader();
reader.open();
reader.read();

当想再换成文本文件读取时:

TextReader reader = new TextFileReader();  // 只有这里修改了,其他地方完全一样!!!

这样当需求变化时,只需要简单的调整,就能实现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操作

继承

继承将类的共同部分汇总到其他类中的结构。

需要注意声明继承也就声明使用多态,因此在声明继承的子类中,为了统一方法调用,继承的方法参数和返回值类型必须与超类一致。

这里可以引申出:里氏替换原则:派生类(子类)对象可以在程序中代替其基类(超类)对象。

通过这一原则,才可以实现对扩展开放,多修改关闭,当子类对父类方法进行扩展时,保证程序的兼容性,降低代码出错的可能。


上面我们介绍了 OOP 的三大要素:类,多态,继承。不过例如 Java,Ruby,Python 等比较新的编程语言提供了更先进的结构,典型的有:包,异常,垃圾回收。设计这种结构就是为了促进重用,减少错误等。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说到了具有汇总功能的类结构,而包是进一步对类的汇总的结构。

不同于类,包不能定义方法和变量,但通过这种结构,也就是类似文件系统中的目录,我们可以更加轻松的组织管理。我们假设如果没有包,所有的类文件都放到根目录,一方面是命名冲突,一方面是要在大量的类中,找到具体那个,也很麻烦。

异常

在我们代码运行时,总会有各种问题出现,数组越界,空指针等等。

在没有异常时,我们可以通过返回码来表示系统运行的不同状态,比如返回 200 表示正常,返回 -200 表示数组越界,返回 -300 表示空指针,但这有一个问题,调用端需要根据不同的状态处理不同的情况,大量的 if-else,异常处理混杂在代码中间。而且当调用端无法处理某种情况时,就必须将异常值再返回到上层,同样的异常处理在上层再写一遍。

问题:

  1. 必须在应用程序中执行所有的错误码判断
  2. 错误码的判断逻辑在多个子程序中连锁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Integer result = reader.read();
    if (result == null) {
        // 对应处理
    } else if (result == -200) {
        // 对应处理
    } else if (result == -300) {
        // 对应处理
    } else if (result == -400) {
        // 对应处理
    } else {
        // 正常逻辑
    }
}

异常就是用于解决以上问题的结构。

异常结构会在方法中声明可能返回的特殊错误,这种特殊错误的返回方式就是异常,其语法不同于子程序的返回值。

在声明异常的方法的调用端,如果编写异常处理逻辑不正确,程序会发生错误,这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try {
        Integer result = reader.read();
        // 正常逻辑
    } catch(NullError e) {
        // 执行
    } catch(OutOfIndexError e) {
        // 执行
    }
}

有时在发生错误时不执行特殊处理,而是将错误传递给上位方法,这种情况只需要在方法中声明异常,而不必编写错误处理,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throws NullError,OutOfIndexError {
    // 正常逻辑
}

需要注意 Java 这种静态类型语言会发生编译错误提醒,而 Ruby 这种动态语言则是在运行时错误提醒。

垃圾回收

在说到创建多个实例时,只谈到了如何创建,但没有说如何删除,每当创建一个实例,就会为之分配内存,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就会导致 OOM(内存溢出)

在 C 和 C++ 等之前的语言,需要显示的删除不需要的内存区域,但是就怕误删操作,或者忘了删了,需要一种机制能自动化管理,

在Java,C#等很多OOP中采用由系统自动进行删除实例的处理结构,也就是垃圾回收。这里有很多策略,比如引用计数法,标记清除法,标记整理法,推荐去看: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OOP 与设计模式

从历史上来说,先利用 OOP 创建可重用架构群,然后提取可重用构建群中的设计思想,形成设计模式,最后再利用设计模式,进一步创建可重用架构群。

设计模式原则

原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最初接触时很难深入理解,所以往往大家会着重于学习具体的设计模式,看代码是如何组织的。但当多观察几种设计模式后,就会发现一些通用点和策略

  • 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开放闭合原则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抽象。依赖反转原则
  • 尽量使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合成复用原则

等等,而这些就是设计模式原则,我们这里侧重于从 OOP 的发展历程角度来看待这些设计模式原则,看思想上是否是一致的。

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我们之前提到 OOP 结构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可重用性结构。

而 OOP 提供的类结构在设计时,就是为了将不同职责的变量和函数进行划分,这样在进行维护时,只需要找到特定的类即可。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这些职责就会耦合,当职责发证变化时,其他职责也会发生影响,这就导致的设计的脆弱性。

就好像赤壁之战中,铁索练船,一个船着火了,其他的船也被影响。

开放 - 封闭原则

定义: 软件实体 (类,模块,函数等) 应该可以扩展,但是不可修改。

有一句经典名言:拥抱变化。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对代码进行调整,但如果直接上手修改原有代码,在没有完整测试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入 Bug。

而 OOP 提供的多态,继承结构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现接口类或继承重写某些方法。这样在不修改原有功能的前提下,扩展新的功能。而通过多态,让客户端察觉不到发生的变化。

依赖倒转原则

定义:

  1.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底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抽象
  2. 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我们观察一下 SpringBoot 在写 MVC 结构时,Service 层是有一个接口层和实现层,Mapper 层是有一个接口层和实现层。为什么需要这层接口呢?

这里一方面的原因是 AOP 所需的动态代理,而另一方面是 SpringBoot 这样设计是基于依赖反转原则的,当 Controller 层调用 Service 层时,指向的是 Service 接口,但具体的实现是通过 ServiceImpl 来做。这样双方都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实现,Service 层调用 Mapper 层也是同理的。假如我们原先是使用 Mysql 数据库,现在使用 Oracle 数据库,那我们只需要新增一个 MapperImpleByOracle 实现类即可。通过 Spring 容器的依赖注入,将代码修改范围降到最低。

里氏替换原则

定义:子类型必须能替换他们的父类型

只有当子类可以替换掉父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父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子类也能在父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而这一点才使得开放 - 封闭原则称为可能。

而里氏替换原则是在 OOP 多态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多态的一种规范。

迪米特法则 (最少知识原则)

定义: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该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个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调用。

OOP 中提供的类结构一个特点就是隐藏 (封装),每个类都应当尽量降低成员的访问权限。

这里举一个例子:租客,房东,中介。当去掉中介这层当然没问题,但房东与租客直接沟通的话,成本大,且一旦一方失信或者违约,再去调整双方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通过引入中介,双方只需要和中介对接,如果出现问题,由中介进行调整,双方的损失也就降低了。

总结

通过面相对象的演化过程,我们能看到面向对象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以之前技术为基础,对缺点进行补充,其中引入了新的结构来解决问题。


本文学习自:

理论很繁杂,主要解决“代码复用与维护”问题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